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2023年以来,美股走出了一波出人意料的牛市,标普上涨了15%!而科技股权重更高的纳指更是大涨了28%!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市场似乎有些涨不动了,尤其是科技股,近来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调。那这波上涨是否真的已经到头了呢?未来美股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特地去研究了美股的历史。我想找找看,历史上有没有什么类似的情况可以作为参考?那天无意间,我看到了这样一张图,一下提起了我的兴趣。这是95年,美股各个板块的股价走势图。之所以找到95年,是因为当年和现在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也是加息周期进入了尾声,同时又刚好赶上了互联网概念的兴起。这和我们现在的情况如出一辙。我们现在也处于加息周期的尾声,同时又赶上了AI概念的兴起。

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这还不是最像的,仔细观察这张图你会发现,在95年前半年涨得最凶的这根褐色的线,也是科技股。但再往后看,你会发现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科技股在经历了一段飙涨后,很快就涨不动了,甚至还出现了幅度不小的下跌。而反观我们现在的市场,似乎这个现象又出现了。历史相似的让人脊背发凉。那么如今的市场是否会复制95年的表现呢?要知道95年可是历史上罕见的大牛市,标普500全年上涨了35%。那当年的市场具体都发生了什么呢?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本期文章,美投君就带大家走进95年的美股,咱们一起寻找答案。

1995年发生了什么?

要想了解95年的市场,我们得先从94年开始讲起。94年的市场和我们去年一样,也是一个由美联储的加息所主导的市场。在94年年初的那个时刻,股市已经连续上涨了3年,经济也出现了一些过热的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决定开始加息干预经济。不过事实上,当时美国的通胀其实并没有失控,仍然维持在3%附近。格林斯潘把这次加息解释为是一次预防性的加息。

尽管是一次预防性加息,但是格林斯潘在加息力度上却丝毫不手软。从94年初到95年初的这一年里,美联储直接把基准利率从3%加到了6%。虽然和去年的加息幅度比起来还是逊色了一些。但要知道,当年的通胀仅有3%,这种幅度的加息已经很猛了,更是市场怎么也没有料到的。也正因如此,一些经济敏感的行业率先承受不住。比如房地产,汽车等行业都开始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而标普在那一年也跌了近10%。

随后一起转折性的事件发生了。在94年年底,当时的美国第五大城市,橙郡宣布破产了。就非常类似于今年年初SVB的破产事件。都是加息环境中率先崩溃的案例。正当所有人都以为,94年的下跌会延续到95年时,没想到的是,真到了95年的时候,整个市场完全变了样。

下图是94 95年的大盘走势图,可以看到95年的股市非常简单粗暴,就是一个字,涨!自从踏入95年以来,市场就没有回头的上涨,一改94年的疲态。那95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市场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首先是94年底时,发生了这么两件大事,给之后的牛市埋下了伏笔。

第一件事,是中期选举。再往前推两年,在92年的大选中,民主党的克林顿被选为总统,而他所属的民主党也获得了国会的大多数席位。这使得接下来的两年中,民主党通过了大量的撒钱的法案。这确实刺激了经济,但也让经济过热成为了担忧。

不过,94年底的中期选举,改变了这一格局。选举中,共和党成功赢下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如此一来,一个制衡的国会出现了。共和党一上位立马开始和民主党谈判,其中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治治民主党乱花钱的毛病。没过多久,95年年初,众议院就通过了一项财政法案,要求政府平衡预算和开支,削减社会福利。这一举措后来被证明,对于抑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明眼人应该看出来了,这些剧情和现在是多么的相似。过去两年,拜登和民主党同样是肆无忌惮的撒钱,去年通胀的失控美国政府难辞其咎。然而去年年底,同样是中期选举,同样是共和党占据了多数席位。而毫不意外的,今年我们就看到了,共和党逮住债务上限的事情就开始一顿要挟民主党,让他们缩减开支。很显然,这对于抑制通胀来说也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当年发生的这第二件大事,相信大家也会觉得似曾相识,这就是互联网概念的兴起。94年底,全球首个万维网联盟在MIT建立,奠定了互联网应用的基础。自那之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就开始加速,一举成为了当年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话题。雅虎,亚马逊,网景等互联网初创公司就是在那时纷纷崛起的。于是我们便看到了,95年年初时,科技股率先起跑,一枝独秀带动起了当年牛市的开端。

相比之下,今年的情况可谓是如出一辙。今年年初,ChatGPT的大火带起了AI概念,这使得AI成为了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话题。和互联网一样,AI同样是可以颠覆生产力的技术。所以,我们也看到了AI概念被大量应用到上市公司中,而像英伟达,亚马逊等基础层公司则率先获得了利好。在AI概念的带动下,今年的科技股同样领跑了市场。

今年能否复制95年走势?

故事讲到这儿,你可能会觉得,现在和95年可太像了,是不是往后也会一样的发展呢?先别急。上面这些还不过是一些离散的事件,要想真正分析市场走势的可参考性,我们必须得深入了解当时市场的宏观环境。这才是股市发展的核心逻辑,只有了解了这部分,我们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咱们先说说决定当年市场最核心的一个宏观因素,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94年初到95年初的这一年时间里,美联储一口气把利率从3%加到了6%。这时人们已经看到了经济放缓的迹象,一些敏感行业也出现下跌,而前不久橙郡的破产,更是让人们担心起美国经济的稳定性。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次“预防性加息”的假想敌,通胀,在整个过程中一直维持在3%的低位,没有丝毫上涨的趋势

在95年初的这个时间点,市场开始意识到,这次“预防性加息”的目的应该已经实现了,也就是说加息周期应该已经要接近尾声了。果不其然,在最后一次加息后两周,格林斯潘就公开表示,要暂停加息,保持利率政策不变,并适时的选择放松。这其实就给出了市场明确的利率见顶的信号。

市场对此的反应是相当迅速的。下图展示的是95年长期利率的变化。这里多解释一句,与长期利率相对应的,短期利率是直接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控制的,几乎完全是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同涨同跌。而长期利率则是市场预期的一种体现,他反应的是市场预期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可以看到,在美联储表态后,长期利率就开始直线下降,并在3个月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暗示减息的讲话中,直接跳水。随后,7月份,在宣布暂停的半年之后,美联储开始了第一次减息。紧接着95年年底,以及96年年初又分别减息两次。整个过程中,长期利率始终在下降,从高点8%一路跌到了96年初的5.5%。

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那长期利率下降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估值释放。我们知道,企业的估值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业绩的支撑,业绩越好估值越高。另一个就是利率环境。利率环境越宽松,即便业绩不变,估值也会水涨船高。而决定利率环境最直接的变量,其实不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而是长期利率。因为长期利率才是行业内惯用的,用来计算估值折现率的指标。

如今,长期利率快速下降,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利率环境的迅速宽松。那么那些对于利率最为敏感的股票,他们的估值就会率先得到释放,而且释放的速度会非常快。那么什么样的公司对于利率最敏感呢?不用说,就是科技股。所以说,95年科技股的一枝独秀,除了有互联网的促进外,还有长期利率迅速下降所带来的估值释放。

1995年美国经济形势

分析完当年的货币政策,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美国整体的经济是怎么样的?熟悉美股历史的看官都知道,94年到95年那次加息周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软着陆的案例。关于这段历史更详细的介绍,我曾经做过一期文章,感兴趣的看官欢迎回看。

现在的市场,虽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将会实现软着陆。但94年和现在最大的不同是,那次软着陆的过程中,市场从来就没有真正担忧过衰退这件事。如果我们回看当时的经济数据,你会发现,当时的美国经济是非常强的。

下图是当时美国GDP的表现,可以看到,GDP在94年3季度时,最高曾经达到过6.5%。尽管后来加息的抑制效果逐渐显现,美国经济也开始出现明显的放缓,但最糟糕时仍有4%的年化增长。而同一时间,劳动力市场的表现也非常强劲。在美联储的整个加息周期中,失业率反而还是下跌的。从94年初的6.8%,一路将至95年的5.5%,并且从未出现抬头的迹象。其他的经济数据,包括个人收入,工业产值,消费,工资增长等等,都稳定在了一个比较健康的水平。

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我找资料的时候,回看了不少当时媒体的报道。大家普遍的态度,在95年时就已经开始转向了。在95年初的时候,就有投行斩钉截铁的表示,“美联储的加息已经到了尾声,他们很快就会转向,美国经济很快就会重新出发了”。而事实证明他们没有说错。其实在当时做出这个判断并不困难。在GDP处于6%的高位,而市场又都知道美联储即将减息的这个背景下,衰退确实是很难发生的。

所以,从这张图的表现上看,我们看到,在科技股带起一波上涨后,很快其他经济敏感型板块就接棒开始上涨了。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银行和医疗板块,他俩后来居上,反而成为了95年涨势最猛的两个板块。这就是因为,95年的美国经济最终很快实现了软着陆,并开启了下一轮的复苏周期。而在复苏周期中,最受益的就是那些经济敏感型股票。

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当下和1995的对比

现在我们了解了95年整体的宏观环境,也看懂了股市上涨的逻辑,我们就可以来对比一下现在的情况了。可以基本确定的是,我们本轮加息周期也快要进入尾声了,而现在的美国经济也同样非常坚挺。但我发现,这次和95年有两点最大的不同。而这两点不同就会给当前的美股市场,带来两个极为特殊的风险和机会。

这第一点不同,就是长期利率的走势完全不一样。下图是过去一年美国长期利率的走势图。可以看到,如今的长期利率不仅没有下滑,反而在近期再度上涨,目前仍然维持在4.3%的高位。这主要是因为近期持续火热的美国经济给长期利率带来了支撑。

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而本次长期利率的反常走势,所带来的直接风险就是科技股的估值。95年科技股上涨,要归功于互联网概念,以及长期利率下降带来的估值释放。而如果你常看美投君的文章就知道,如今前半年科技股的上涨,也要归功于AI概念,和估值释放。但不同的是,如今的估值释放,并没有伴随期待中的利率下降。

前半年市场之所以在高利率环境下展开估值释放,是因为市场预期加息尾声时,利率一定会下降,所以提前price in了估值释放的利好。然而事实却是,利率始终维持在高位。这就使得已经实现的估值释放反而具有了很高的风险。

事实上,在3月份SVB事件之后,由于有了95年橙郡破产的经验,我也认为利率下滑,以及估值释放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旋律。也是在那时,我开始给大家推荐科技股。不过,很快美国经济的持续强劲,以及银行危机的快速解决,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利率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下降,但是估值释放还是义无反顾的发生了。所以在今年六月的一期文章“美股最后的狂欢”中,我就开始提醒各位科技股估值释放结束的风险。紧接着一个月后的“下半年美股布局”文章中,我又再次提醒各位,科技股估值过高的问题。相信看过文章的看官,应该对于近期科技股的走势不会感到意外。

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往后看,参考95年的历史,我认为,未来短期内,科技股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现在很多人期待着,未来随着美联储的降息,科技股能再来一波估值释放。但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高。因为很显然科技股已经提前透支了长期利率下降所带来的估值释放了。相反,现在这个时间点,反而给科技股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即便说最好的情况,软着陆真的发生了,那么像95年那样,科技股未来的涨幅也很可能会受限。更何况,现在不确定性还远不是95年能够相比的。

不过这里也有必要说清楚,我们这里说的科技股,指的是科技股整体。不排除有个别的科技股会因为业绩的支撑而持续上涨。不能一概而论。另外,科技股最近面临的压力不小,如果超跌,也仍然会存在机会。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投资者持续关注的。

接下来我想聊聊这第二个和95年最大的不同,我认为是当前的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要更强。这种不确定性在我看来,既带来了风险,也同时给市场带来了特别的机会。虽然同样是面临加息的尾声,同样是面对着强劲的经济数据。但是很显然,95年美国经济的确定性是更强的。

就比如,95年的通胀其实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威胁,所以当美联储看到经济放缓后,就可以放心的开始减息了。而市场也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也就能放心的估值释放。但现在的情况并非如此,很显然现在通胀的威胁还在,美联储绝不敢放心的减息。再比如,现在经济数据数据虽然强,但市场却并不能确定软着陆的实现,相反大家反而会担心更多的加息,或者更晚的降息。所以,市场就很难像95年那样,在确定性的复苏周期中,去营造牛市的氛围。所以我认为,这种众多的不确定性,就使得当今市场很难出现像95年那样的大牛市。

我的思考

但如果我们再往深想一层,会发现,这样的不确定性也能够带来一些机会。我们还是看这张图,当年在科技股经受压力时,是那些经济敏感型板块接棒了上涨。那我们现在是否也会发生这样的轮动呢?

23年美股竟与95年一模一样?历史表明,科技股危险了!未来机会竟然在这儿?!

在我看来是一定会的,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在最理想的情况下,通胀迅速得到控制,软着陆很快发生,那么市场很可能像95年一样,快速发生轮动。经济敏感型板块有机会接棒上涨。你可能会觉得这太理想了。确实,但是我认为即便宏观环境会颠簸,但这个轮动的趋势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而当前经济的不确定性就给了我们更多布局的时间。

所以,我认为现在投资美股,应该着重关注那些经济敏感型的板块,比如大型银行,芯片,工业,材料这些板块。他们现在因为经济的不确定性,估值相对比较合理。如果你也认为轮动是未来短期内美股的趋势,那么现在也许正是布局这类股票的时机。具体的投资标的,和投资逻辑我在下半年投资布局文章中详细介绍过,感兴趣的看官欢迎回看。

总结一下,95年的美股给了我两点启发。一个是科技股的估值释放已经结束了。未来,无论经济是软着陆还是衰退,对于科技股来说机会都收窄了。而当前经济的不确定性,虽然让持续的牛市变得困难,但也给了我们更多布局下一个经济周期的机会。这是因为从历史来看,轮动是一定会发生的,而经济敏感型股票会成为未来短期内的机会。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感悟。看完94 95年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本站文章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meegoo”,并附上本文链接:https://www.meegoo.com/11622.html

(0)
上一篇 8月 15, 2023 11:40 上午
下一篇 8月 23, 2023 2:23 下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