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负债33万亿,国债的未来谁买单?美联储前瞻:油价的影响

周一,美国政府的债务创了新高,突破了33万亿美元。10月1号,美国政府可能又要面临关门风险。这些对于经济和市场有什么影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周一,美国的联邦债务就突破了33万亿美元,仅过了3个月就再增加了1万亿,再次提醒我们,现在美国政府债务增长的速度之快,体量之大。按照现在这个增长速度计算,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算,到了2050年,美国政府债务就会突破140万亿美元,而这其中假设的是,美联储会需要至少消化30%的体量,也就是说到了2050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超过40万亿,远高于现在8万亿。一般人看到这个趋势,都会认为不可持续,但日本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坚持了很久,所以,并不一定不可能。

美国负债33万亿,国债的未来谁买单?美联储前瞻:油价的影响

美国财长耶伦昨天就表示,她并不担心。她看的是美国所要支付的利息比上GDP。美联储的数据就显示,2022年,联邦债务利息比上GDP仅为1.86%,这符合1960年以来略低于2%的平均水平。白宫的预算管理办公室则估计,因为美联储的加息,2023年这个占比会推升到2.5%,随后就会企稳在2.9%的高度。耶伦说,即便有了这样的上涨,这个占比也处在一个非常合理的水平。

美国负债33万亿,国债的未来谁买单?美联储前瞻:油价的影响

但国会预算办公室6月份的报告就警告称,债务如此之高,增长如此之快,会拖累经济增长,对于美国财政和经济未来有重大的风险。立法者在这种条件下,会变得越来越束手束脚。毫无疑问,如此天量的债务会让美国的经济变得越来越脆弱,但是具体会对美债产生什么影响,各方的看法却大相径庭。阿吉做了一个总结,主要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美债的利率只能越来越低,这是为了维持如此巨额债务的必然结果。利率太高,美国政府自己的税收总有一天是不够的,所以只能一直保持低利率。可是如此低利率的国债由谁买单呢?这一派的人认为有一部分是美联储,但有一部分是由于美国的相对优势。

美联储不用多说,疫情期间的无限QE,就支撑了政府的大撒钱计划。而美国的相对优势是认为,美国依然是全世界创新的中心,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起来,美国的生产力会更高,再加上美元和美债固有的地位。即便债务超发,也有不可替代性,回报率也会比其他国家好。

另一派则认为,美债利率会持续升高。他们更认同市场的供需关系,觉得当有这么多美债涌向市场的时候,投资者肯定要求更高的回报。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减持美债,未来美债的投资者会越来越少,所以利率一定会升高。这最终可能会倒逼美国政府,大幅的削减各种支出。不知道我们观众更认同哪一派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对于美股来说,如果是前者,那么显然是一个利好。超低利率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持续的给股市注入新的流动性。只是届时股市能不能跑赢通胀并不确定。如果是后者,那么美国经济可能会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个时候或许实体资产会更安全。

除了债务的长期威胁,短期内对于政府最直接的冲击就是关门事件。9月30号,美国政府的财年就要结束了。在结束之前,国会必须通过12项预算拨款法案,才能够让政府免于关门。现在距离截止日期还有14天。我们就来看双方最新的进展,以及如果关门会产生什么影响。

目前形式不容乐观,Intelligencer就表示这次可能会创纪录,要求的12项预算拨款法案,只通过了一项,而这个消息,早在几个月前就有了,意味着这段时间国会两党似乎没有太多进展。报道指出,现在最困难的,就是众议院议长Kevin McCarthy。他和共和党成员虽然控制了众议院,但却只多了4票,这就让整个谈判被极右翼势力裹挟。上面的这些债务预测,更是加剧了谈判的火药味。周日,最新的共和党临时法案就说,会支撑政府运转到10月底,但它们必须削减除军费外,本土项目8%的开支。CNBC就说这样的法案不会被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通过。

但不论关门与否对于我们美股投资者来说,可能影响都有限。摩根斯坦利说,2019年的那次政府关门,有80万政府员工被遣散,一个月没领工资,但GDP仅下滑了30个亿,是2018年GDP的0.01%。从历史上看,自从1976年以来,在20次政府关门的年份中,经济平均增长了2.2%,而标普500在关门期间平均上涨了4.4%。大摩还说,军工和医疗股可能会在这期间有不错的机会。毕竟关门只是暂时的。

美联储前瞻:油价的影响

明天就是美联储的例会了,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今天我们有必要做一个前瞻,看看现在市场对于这次会议关注的重点在哪里?会怎么影响后续市场的走势。根据的数据,明天美联储不加息的概率已经近乎100%了。这也符合我们最近分析的各种美联储报道。但除了利率决议,这次也会有美联储的经济预测SEP。这或许比鲍威尔之后记者会上的发言还要重要。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各方对于SEP的预期。SEP最重要的就是点阵图了。点阵图是各个官员对于未来利率的预测,能够最直接的反映美联储整体对于未来的态度。上次的点阵图当中,官员们的平均预测为5.6%,而那个时候的利率水平是5%到5.25%的区间,也就是说美联储官员们认为还会再加两次息。七月份的时候,美联储已经加了一次了,所以就是为什么市场会预测,今年可能还有一次的基础。

根据Factset,当前市场只Priced in了40%的可能性,还会再加一次息。这也说明,经过了3个月,市场对于美联储继续加息的预期在减弱。如果点阵图上的平均预测变为5.4%,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美联储官员们整体是更倾向于结束加息周期。这个时候,鲍威尔的发言即使较为鹰派,也更有可能被解读为嘴硬。但阿吉我个人是认为,如果我是美联储,一个更稳妥的办法,还是保持点阵图的预测在5.6%左右。现在油价在上升,汽车工人在罢工,学生贷款即将恢复,美国政府即将关门,这些不确定性都让我觉得,美联储不太适合在这个时候释放这样明确的信号,更适合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关于其他的预测,路透社统计的经济学家们认为,GDP会出现明显的上调。这是因为6月份的预计,今年的GDP仅会有1%的增长,但前两个季度的GDP都超过了2%,三季度有各种演唱会的刺激也不会太低,所以1%的预测太悲观了,很难站得住脚。通胀则会被下调,因为8月底公布的PCE数据显示,美国的通胀已经下滑到了3.3%,这已经非常接近美联储6月份预测的3.2%。随着住房在未来几个月继续下探,PCE大概率会比这个低。关于核心PCE和失业率则不太确定。

对于鲍威尔的记者会,彭博表示,提问大概率会围绕着美联储对于各种的看法,比如罢工、学生贷款等,但最重要的应该是油价。当前的油价飙升,会让很多人回想起70年代的噩梦。而它的结果刚好和美联储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会推高通胀的同时,抑制经济增长。现在不清楚的是,美联储会怎么应对。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学家就说,央行本来的关注点就在没有能源的核心通胀上,所以这一次也不会例外,会无视油价,甚至认为它可以帮助抑制消费,是个利好。但彭博和其他一众分析师则没有那么肯定。之前Anna Wong团队就表示,美联储21年犯的错误,就是认为局部冲击最终会过去,没想到扩散了,导致加息加晚了,所以这次会高度警惕。

一份来自国际能源总署的报告指出,沙特和俄罗斯的动作,会让石油供应产生巨大缺口,今年下半年全球可能会面临每天120万桶的赤字。在八月,一些初步数据就显示,全球的石油库存就减少了7500万桶。石油集团OPEC自己的数据则更夸张。估算三季度的缺口会超过150万桶,四季度的缺口则会到300万桶。那么,在供应这么短缺的情况下,石油价格的波动就会非常大,需求端稍微出现一些反弹,可能就会飚涨。这会让全球经济都变得非常脆弱。

美国负债33万亿,国债的未来谁买单?美联储前瞻:油价的影响

阿吉认为,从供应端看,目前沙特和俄罗斯发表的言论,表明他们并没有改变的打算,所以减产的计划一直保持到年底是个大概率事件。未来这方面的消息还得持续关注。而如果看需求端,我认为最不确定的地方,就是即将到来的冬天和中国。年初,欧洲经济好于预期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暖冬。今年的冬天是否也能这么顺利呢?到年底,中国也需要尽可能完成官方的增长目标,会不会有更大的刺激政策出台呢?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

本站文章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meegoo”,并附上本文链接:https://www.meegoo.com/11756.html

(0)
上一篇 9月 19, 2023 9:56 上午
下一篇 9月 20, 2023 11:01 下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