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没加息,可是市场为何还是恐慌?

我们继续来关注美联储例会的后续。昨天鲍威尔的发言还在继续发酵,今天市场的下跌也和这有关。那么为什么这一次例会的反映这么大呢?投资者在紧张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美联储没加息,可是市场为何还是恐慌?

看了昨天记者会的观众可能会感觉有点纳闷。明明美联储按照预期没有加息,公布的经济预测文件SEP也十分乐观,下调通胀和失业率,似乎软着陆实现在即。鲍威尔在记者会上也强调最近的通胀数据不算顽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令人鼓舞,其他的发言整体而言只是重复之前说过的”小心”这个基调,那么未来不就是在加一次息的问题吗?为什么市场这么紧张?

我们或许可以从彭博和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看出个究竟。最让投资者紧张的原因是未来几年的利率走向。在SEP的点阵图当中,官员们对于明年的平均利率预期是5.1%,也就是说到了明年年底只会降1-2次息。这就比6月份高了50个基点。2025年则是3.9%,也高于6月份的3.4%。德意志银行的资深经济学家就说,这次会议最主要的信号就是要用更高的利率实现软着陆。B Riley Wealth的首席市场策略师则表示,最糟糕的新闻并不是利率会去到更高,而是高利率会保持的更久,现在市场紧张的就是这个多久。

华尔街日报则用了一个很夸张的标题,说高利率也许不止是更久,可能是永远。文章的理由是点阵图反映了官员们对于经济中性利率的预测。中性利率,可以简单理解为经济体内的惯性,我们之前提过很多回了,在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作者说,未来几年更高的利率预期反映官员们认为中性利率上移了。这次的点阵图上,有5位官员认为美国的长期利率应该在3%以上,而6月份的时候只有3位,去年12月份的时候只有2位。一般认为,美国名义的长期利率应该是2.5%,这包含了0.5%的中性利率和2%的通胀。如果长期的通胀目标不变,那么,做出3%以上的利率预测,就是认为中性利率上移到了1%以上。

在08年以后,由于美国的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不同模型估算出来的真实利率都在0.5%附近。这也是支撑过去十几年宽松货币环境的基础。而如果现在中性利率出现这样的变化,那么对于整体投资环境将会是一个结构性的改变。鲍威尔在记者会上就说中性利率上移可能是为什么这段时间经济这么强劲的一个原因,虽然他也补充道,”但我们也不知道”。

那么如果中性利率上移了,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作者说,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可能是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民众,企业和银行们其实都元气大伤,赚的钱主要被用于还债,去杠杆。这就压低了整体经济的增长、通胀还有利率。这个变化可以从美联储的数据看出来。图中是经济体内三大部门比上GDP的变化。可以看出代表居民杠杆率的蓝线在08年之后就开始下滑,现在接近2000年的水平。代表企业部门杠杆率的红线,也只是看看比08年高一点。杠杆率变低就代表经济体内偿债压力小了,赚的钱可以被用来消费、投资,提升增长,从而推升利率。

彭博的Anna Wong团队则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罢工、政府关门、学生贷款等会让美联储加不了最后一次息。Wrightson ICAP LLC的经济学家就强调,点阵图基本没什么参考性,这只是表明了当前美联储内部的意愿,但考虑到未来各种经济风险的叠加,我很难想象这个意愿会实现。

阿吉一开始也认为,投资者过度恐慌了。美联储的预测向来不准,既然现在经济坚挺,通胀下滑,不论表现的多么鹰派,美联储都更像是在嘴硬,只是为了防止通胀抬头。但仔细一想,似乎还没有那么简单。如果美联储说到做到,那么就意味着过度紧缩的风险上升了,即便不把经济拖入衰退,未来几年企业的盈利和估值水平都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如果做得不到,那可能意味着有更大的威胁

而这次的会议之后,我也认为关注美联储的重点发生了变化。比起今年要不要加那最后一次的息,投资者或许会更关注利率要保持多久的问题。这部分的信号将可能成为未来左右市场的关键。

本站文章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meegoo”,并附上本文链接:https://www.meegoo.com/11774.html

(1)
上一篇 9月 20, 2023 11:01 下午
下一篇 9月 22, 2023 2:35 下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