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先行:Affirm 在规模、GMV 增速与盈利拐点上更具确定性;Klarna 在 2024 年扭亏后,2025 上半年会计口径再度出现净亏,但保持运营层面盈利与收入双位数增长。若 Klarna 按约 130–140 亿美元估值区间发行且持续兑现运营盈利与信贷损失稳定,属可小仓位参与的大盘级 BNPL 回归;若接近区间上沿或溢价,宜设置观察期并以上市后两季财报为加仓触发条件。
公司与规模
- Affirm Holdings(AFRM):FY2025 Q4 GMV 约 104 亿美元,同比约 +43%;收入约 8.76 亿美元,同比约 +33%;净利润约 1.14 亿美元,体现显著盈利改善与经营弹性。
- Klarna Group:Q2 2025 收入约 8.23 亿美元,同比约 +20%,连续多个季度实现“运营利润”口径转正;但 2025 年上半年净亏约 1.52 亿美元,显示会计口径盈利仍在修复中。
核心财务与运营对比
指标 | Affirm | Klarna |
---|---|---|
最新期间 | FY2025 Q4 | 2025 Q2 / H1 |
GMV/交易规模 | ≈104 亿美元,YoY +43% | (未统一披露,区域分布广,电商合作深) |
收入规模与增速 | 收入 ≈8.76 亿美元,YoY +33% | Q2 收入 ≈8.23 亿美元,YoY +20% |
盈利状态 | 净利润约 1.14 亿美元,盈利改善清晰 | 运营利润口径转正;H1 净亏约 1.52 亿美元 |
用户与渗透 | 活跃用户 ≈2,300 万;Card 业务 GMV 高增 | 活跃用户 ≈1.11 亿;全球头部商户合作 |
费用/效率 | 经营利润率改善,单位经济优化 | 费用率 2022–2024 明显下行,2025H1回升 |
增长动能与产品结构
- Affirm:增长由电商分期、平台直连与银行卡业务驱动;Affirm Card 推动 DTC 渗透、人均交易次数提升,带动 take rate 与经营杠杆。
- Klarna:覆盖“先买后付+分期+结算”全链路,聚焦欧洲与美国市场的大零售伙伴;通过 AI 优化客服、转化与风控,提高核批效率与信损控制。
风险成本与资金来源
- 信贷周期:利率与就业变化影响逾期与资金成本,二者都对 MCO(信用损失)与净利差高度敏感。
- 资金结构:多元化的转证券、仓储与银行合作可平滑资金边际成本;但在资本市场波动期,资金可得性与成本可能快速变化。
监管与治理
- 美国/欧洲 BNPL 监管:披露义务、费用上限、信用评估要求趋严,或对获客成本与放量节奏形成约束。
- 治理结构:Klarna 拟赴美上市,可能采用差异化投票安排;需关注信息披露的持续性、风控模型透明度与内部控制有效性。
估值与可比框架
- 对标锚点:Affirm 具备更明确的盈利拐点与美股长期披露记录,市场对其“增长+盈利”组合给予更强可比参考。
- Klarna IPO 区间:市场普遍讨论的估值区间约 130–140 亿美元、募资最高约 12.7 亿美元。若按 2025H1 年化收入与运营利润口径估算,估值需由 20%+ 收入增速、稳定信损与费用率下降共同支撑。
关键风险
- 宏观与消费周期:通胀、关税、就业变化对违约率与转化率影响显著。
- 监管趋严:对授信、费用与催收的限制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 会计与口径差异:运营盈利与会计口径盈利并不等价,需要跟踪拨备、核销与资金成本的周期性波动。
投资结论与策略
定性判断:Klarna 具备全球用户规模、头部商户生态与 AI 赋能效率优势,但 2025H1 的会计口径利润波动显示“盈利一致性”仍在验证中;Affirm 当前在盈利与披露框架上的可比优势更强。
- 参与门槛:优先考虑定价区间下沿或折价;若接近或高于区间上沿,建议设“观察期”。
- 建仓节奏:小仓位首发参与 + 以首两季财报为加仓触发;重点跟踪 GMV/收入增速(20%+)、运营利润连续性、信用损失率与资金成本剪刀差。
- 风险控制:设置估值与业绩双重止损(如同店/GMV 增速不及预期、费用率回升、信损走扩即减仓),避免单一催化暴露。
本文不作为投资依据或者任何邀约!
本站文章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美股投资网meegoo”,并附上本文链接:https://www.meegoo.com/14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