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衰退概率还很高?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猫腻”

彭博作者Anna Wong表示,衰退的前夕通常看起来像软著路,历史上已经多次证明,而且通常就在人们最乐观的时候,它就来了。随后,她给出了这张图,可以看出基本上在衰退之前,软着陆的报道就会尤其多。之前美联储传声筒Nick也有强调这件事。那么为什么衰退这么难预测呢?Anna Wong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思维。我们的思维都是线性的,很难理解突发情况,所以当我们预测的时候,就会按照线性的方式去理解。换句话说,就是会认为当下的规律会持续。

为什么美国衰退概率还很高?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猫腻”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联储关于失业率的预测。美联储当前的预测认为,失业率会从今年3.8%上升到明年的4.1%。这就是在延伸当下的趋势,也正因为这样的延伸,所以看起来,经济能够实现软着陆。但很显然失业潮的发生不是线性的,而是突然的。很多公司都是到了最后一刻,才开始放走自己的团队,向并肩作战的人传达这个消息。而这个时候,经济已经很糟糕了,所以会成批成批的裁,而这些裁掉的人又会让经济进一步恶化,导致更多人失业,也就是为什么失业率的曲线,几乎都像个火箭一样窜上去。

为什么美国衰退概率还很高?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猫腻”

这种非线性影响也包括货币政策,包括这段时间的新威胁。Anna Wong指出,我们要到2024年初,才能够真正感受到联储利率5.25%的威力。另一边,上周五,汽车工人协会UAW把罢工人数扩大到了25000人。这对于经济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还难以判断。但1998年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个参考。那个时候,9200名通用汽车工人罢工了54天,最终让经济直接损失15万个岗位影响巨大。那么,同样的,我们或许不能小看学生贷款,油价上涨带来的威胁。这些小小的变化,可能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冲击。阿吉一个在加州做房地产的朋友就告诉我说,长期利率上涨,对他们公司影响很大,多涨几个基点就直接会让他们出现几百万的资金缺口,很多本来有利可图的新项目,用上新的利率,直接变成亏损,无法开工。

除了这些,Anna Wong还去模拟美国经济研究局NBER的指标。NBER是美国官方认定衰退的机构。他们会从收入、就业、消费和产出等6个指标来评估美国是否进入衰退。Wong就说现在信用卡和车贷的拖欠率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处于低位,但上升势头开始变快,反映消费者信贷压力才刚刚开始。美联储统计的信贷调查也反映,大约50%的银行已经在对各路企业收紧信贷,而这很可能在四季度得以体现。再加上美国人已经逐渐耗光的储蓄,演唱会刺激的结束,可能明年NBER就会说,实际上美国的衰退在2023年最后几个月就开始了。Anna Wong表示,这个概率有可能大于50%。

为什么美国衰退概率还很高?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猫腻” 为什么美国衰退概率还很高?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猫腻”

阿吉认为,预测衰退什么时候发生这种事情费力不讨好。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区域对于经济变化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并没有一个指标告诉我们说,这就是衰退,况且还有很多的投资者根本不住在美国。我就非常同意之前EPB Research创始人的解读,他说,衰退实际上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个事件,雷曼兄弟倒台,是我们记忆中衰退的样子,可是那个时候,我们已经进入衰退10个月了。NBER也是过了一年才正式宣布,衰退是在07年12月开始的。如果我们投资者在宣布后才采取行动,那就太晚了。

那么既然是个过程,那么我们就要知道,当各种指标都逐渐恶化的时候,就代表衰退的可能性就越来越高,未来股市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我们就应该按照这样的感知来调整仓位,起码多做一些保护来防止不必要的损失。我分享各种宏观数据、新闻信息,就是希望能够起到这种作用。从心理层面上来说,有这样,想要知道衰退复苏时间点的念头,就是源于我们想要逃顶、抄底的想法。这对于投资的心态来说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危险的。所以,我们更应该从一个风险收益的角度去看待宏观信息,保持好心态,这样才能够更长久。

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猫腻”

说到趋势,有一个趋势非常值得关注,它释放了一个更为直接的危险信号。那就是数据调整。阿吉就去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政府数据的调整,再结合这段时间的文章,来讨论这个趋势所代表的意义。

首先,必须要关注的就是劳动力市场的调整。这周五就要公布大非农数据了,现在市场除了关心上个月非农数据的情况,还非常在乎劳工部对于前几个月的调整。这些调整后的数据,才是反映经济更真实的面貌。于是,我就去统计过去几个月,非农数据调整前后的变化。图中是今年1月到现在非农数据的变化。蓝色是首次公布的数值,红色是第一次调整,黄色是第二次调整,绿色则是第二次调整和首次公布的差值。

为什么美国衰退概率还很高?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猫腻”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得出这么几个结论,第一,首次公布的蓝色柱子在逐渐下滑,反映劳动力市场确实在降温。第二,过去几个月非农的数字被持续的高估,代表劳动力市场的坚挺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第三,近期几个月的下调幅度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尤其是6月,最终的就业数字比刚公布的时候少了一半。这并不容乐观。那么,等到这周五大非农公布以后,阿吉会继续给这张图做一个更新,看看7-8月的调整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次大非农也是对于市场的一个考验,我之前就说过,当下是股市的一个关键时间点。软着陆和衰退的逻辑在分庭抗礼。在美联储摆出强硬姿态后,如果大非农数据表现的比较热,那么大概率会加剧美联储加息的担忧。可是,如果数据比较糟糕,在各种罢工和学生贷款恢复的担忧下,衰退的声音可能又会响起,也就是说,这次的数据必须不好不坏才能够暂时安抚投资者,未来的波动可能不会小。

除了劳动力市场,GDP数字的调整也值得关注。Zerohedge的一篇文章就指出,这次的调整是一次9个标准差以外的事件。在正态分布中,3个标准差以内已经包含了99.7%的情况了,而这次9个标准差,那就得是99.999%,后面很多个9的情况。所以文章的意思就是,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极低,几乎不可能,但就是发生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呢?是消费。

为什么美国衰退概率还很高?美国经济数据背后的“猫腻”

根据报告,二季度首次公布的消费增长为1.7%,本来这次的预期是不变,结果调整后,变成了0.8%,直接下滑了近50%,也就是文章说的9个标准差以外的事件。这和上个季度3.8%的消费增长相比,更是下滑了80%,要想看到上个低于1%的消费增长,得回到2020年的二季度,也就是疫情最严重的时期。显然,这意味着消费者的坚挺被远远的高估了。

那么有些观众可能会纳闷,明明消费占美国GDP的70%,如此大幅度的调整,为什么GDP增长能够保持2.1%不变呢?报告中的投资部分补上了缺口,投资从增长3.3%,大幅上升到5.2%,直接多了1.9%,而这就让GDP增长提升了0.66%,完全抵消了消费的冲击。投资里面贡献最大的是结构,也就是厂房等资本支出。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在当前高利率的环境下,为什么厂房投资还这么火热?是拜登政府的补贴,还是企业对于消费者的误判?不论如何,如果消费已经变得如此低迷,而投资还在高歌猛进,那么势必有一天企业们会发现,根本没有足够的需求来支撑投资。这就是转折点的开始。

Zerohedge文章的作者就表示,从这个新的消费起点出发, 如果我们再来看学生贷款的恢复、汽车工人的罢工潮,或许就有了新的理解。

阿吉认为,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比起关注衰退的时间点,更为重要的是趋势,从政府数据调整的趋势来看,这的确意味着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但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虽然消费下调到了0.8%,但依然是正的,反映的只是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也一样,10万个非农岗位是鲍威尔之前说的合理目标,如果未来趋势不再恶化,那么软着陆依然有希望。至于这个希望有多大,就留给各位观众去判断了。

本站文章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meegoo”,并附上本文链接:https://www.meegoo.com/11787.html

(1)
上一篇 9月 23, 2023 11:16 上午
下一篇 10月 18, 2023 10:25 上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