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竟然全都是反指??历史给出指引:利率会断崖式下跌!

美联储例会后,投资者是怎么布局的?昨天的恐慌抛售反映了什么判断?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资金流向,看看华尔街的大资金是怎么布局的,为什么众多的策略师集体看多呢?

根据美国银行的资金流向数据,由于各大央行的鹰派表现,全球的股票基金出现了巨大的净流出,截止到9月20号的一周里,流出了169亿美元。其中美国占了大头,而欧洲的净流出也创了28周以来的新高。美银的策略师说,更高的利率其实打击了未来软着陆的可能性,而让硬着陆的可能性显著上升。这个月,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的跌幅都创了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未来更陡峭的利率曲线,更高的失业率和违约会让美股更加动荡,所以目前看空大盘。他关注的地方在国债的收益率,表示,年内看什么时候收益率下降。如果收益率下降能够让美国的开发商和芯片板块上扬,那么标普500可能还有5000点的机会,如果涨不动,那就下看到4000点。

在股票基金里面,科技板块依然引领净流入,但能源板块鉴于最近的油价反弹也被追涨。金融和医疗则是资金流出最大的板块。在债券方面,全球的债券基金已经连续26周出现净流入,这周的金额为25亿美元。阿吉特别想知道,投资者究竟买的是短债基金还是长债基金。这两个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投资逻辑。但美银并未给出细分数据。目前从长短债的价格表现来看,两者仍都处于下跌的趋势

如果是买短债的多,意味着市场上投资者还是以避险为主,希望赚取短端利率的收益。而如果买的长债多,那就有意思了。首先,长债的收益率没有短债好。其次,在各大央行利率更高更久的基调下,持有长端的回报率也并不是很吸引人。所以,买入长债比较大可能的逻辑是在赌衰退,赌利率下降,因为期限越长的债券对利率就越敏感,这么布局可以赚取更高的回报。

而说到布局,肯定离不开各路策略师。今天彭博的一篇文章就表示,策略师们又一次被打脸了。年初,这群人一直不看好股市,很多人都认为今年标普500收盘的点位会比去年更低。结果上半年,标普500大涨16%,导致他们一个个纷纷改变逻辑,上调目标价。这不最近美国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就有上调了年终的目标,分别认为标普500会收在4600和4750附近。富国银行业也认为标普500可以涨到4600,但年底会有所回落。就当花旗、高盛等一众都投行都越来越乐观的时候,大盘就给你当头一棒,这两个月就大跌5%。

分析师竟然全都是反指??历史给出指引:利率会断崖式下跌!

美国银行的统计就发现,从1999年到2022年,每当华尔街的策略师们对于标普500年底悲观的时候,大涨更容易发生,而如果对于年底越乐观,那么反而容易遇到抛售。这不就是妥妥的反指么?

分析师竟然全都是反指??历史给出指引:利率会断崖式下跌!

文章作者说,如果看历史趋势,华尔街的策略师是在追标普500的表现的,更像是在拿后视镜做预测。当市场越乐观的时候,他们整体就容易变得更乐观,也会关注更多的利好消息,反之亦然。现在看来,策略师们整体的态度还是比较乐观的。

阿吉认为,虽然华尔街策略师们整体有些像反指,但总有那么个别人是猜对了方向。这些猜对了的人,就被媒体大肆报道,渲染了一种不明觉厉的感受,所以依然还是有人跟。总是希望万一自己听的策略师对了呢?那肯定能赚不少钱。所以,这个文章告诉我们投资一定要独立思考。阿吉每天的输出的内容和观点也是一样,里面肯定会有判断不准的时候,但做这些视频并不是为了成为预言家,而是为了给大家更多的信息观点,容易消化的信息观点,同时做一些科普,分享分析方法来辅助投资。这也是我认为能够给我们观众提供的最大价值。

分析师竟然全都是反指??历史给出指引:利率会断崖式下跌! 分析师竟然全都是反指??历史给出指引:利率会断崖式下跌!

而提到更多的信息观点,有一张图我特别想分享一下。这是过去20年,标普500每年的平均走势。有一些技术分析师提到,今年我们也许可以完全按照这个图来交易,整体的走势是基本一致的。比如在2月份左右就见顶下滑,三月中开始一直上涨,五月横盘,7月一直涨到8月,然后8-9月比较震荡。如果以史为鉴的话,11月和12月应该能有不错的行情。这或许是一个年底值得乐观的理由。

历史给出指引:利率会断崖式下跌!

历史除了能够指引大盘,也能够指引利率。今天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就指出,当利率下降的时候,通常是断崖式下跌。这次会不同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美联储正在希望做到一件从来没有做到过的事情,要在完成软着陆的同时,用史上最慢的速度降息。根据周三公布的点阵图,美联储明年只会降息最多50个基点,后年则会降120个基点,但到了2026年,央行依然还认为需要保持一定的紧缩政策。这就和历史规律相违背。文章的作者说,回看历史会告诉我们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美联储加息的时候是阶梯式上升,但降息的时候是坐电梯。即使是90年代唯一一次的软着陆,美联储也没有用3年来降息,仅6个月就停止了,经济又开始重新提速。

那么为什么这次美联储会希望缓慢降息呢?这就要说到历史告诉我们的第二件事。每次高通胀威胁经济的时候,通常都需要高利率维持几年,才能把它真正的按下去,防止它再次抬头。很多投资者指向这张图来揣测美联储内部的担忧。图中是美国70年代高通胀时期的情况,蓝线是CPI,红线是联储利率。可以看出,通胀是一浪接着一浪,而那个时候的联储利率也是一浪比一浪高,美联储就害怕如果过早的降息,会不会重蹈覆辙。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研究,真正打败通胀需要货币政策平均保持三年的紧缩水平。这个结论是IMF综合了全球100次通胀冲击所得出来的结果,警告全球各国央行,不要高兴的太早。组织的经济学家就说,美联储明年继续保持高利率是正确的做法,现在美国高通胀的基础还在,还不可以放松。他们指向现在紧张的劳动力市场,说美国还有明显的劳动力短缺,会让薪资增速保持坚挺,支撑消费。美国民众的超额储蓄也还没完全用完,未来降息太激进还可能会推升房价,提升财富效应。而刚经历过高通胀的民众也更容易接受企业涨价,需求回暖的话,通胀很容易就抬头。

华尔街日报也指出,把降息周期拖长还有另一个解释,就是美联储并不太知道到底通胀为什么下降了。当然有供应链好转和美联储高利率带来的结果,但具体哪个才是主力,其实不太好判断。如果供应链好转才是主力,那么当前通胀下滑的趋势可能很快就会停止,因为供应链并不能恢复两次。如果美联储是主力,那也说明经济体内的需求依然很高,美联储还有一定的工作要做,拖久一点再降息也更明智。

而这次例会后,最有意思的现象是,市场不争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市场都对于美联储都是不信的态度。即便美联储一再表明不会提前降息,但是市场仍然预期降息很快会发生。但自从加息即将见顶的这几个月里,投资者似乎越来越妥协了。债券市场的变化直接就反映了明年的利率预期,把原本降100基点以上,改为降50个基点。宏观研究机构Macro Compass的创始人就表示,这是周期后期的一个信号,反映债券投资者有些投降的意味。投降之后,债券的波动率会变大,这更容易造成金融环境的动荡。他还指出,投资者看到这个点阵图,不应该把它理解为未来美联储会这么走,而是应该理解为美联储变得更固执了。这才是市场最害怕的地方。从历史上看,每次衰退前,GDP的数字看起来都不错,07年四季度的时候是2.5%,01年的时候是2.5%,90年的时候是1.5%,但它们都在下一个季度迅速转负,所以我们应该要准备好一次更狠的硬着陆。

阿吉认为,自从周三美联储例会之后,市场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了。各路投资者都在揣测美联储点阵图背后的意思,到底是为了防止市场高兴地太早,所以装腔作势呢?还是真的担心坚挺的经济会让通胀更难控制,所以变得固执呢?现在起码没有办法判断。实际上越是在转折点的情况下,市场越是脆弱的。因为任何一个方向都可能发生。现在软着陆和衰退的证据分庭抗礼,盲目的赌方向风险会非常高。年初以来,市场始终是比较乐观的。而确实这种乐观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但是现在的价格很可能已经price in了太多乐观的情绪。本轮分析师们给出的警告,我认为非常值得当前的投资者关注。

本站文章欢迎转载,但是必须注明出处“meegoo”,并附上本文链接:https://www.meegoo.com/11778.html

(0)
上一篇 9月 22, 2023 2:35 下午
下一篇 9月 23, 2023 11:16 上午

相关推荐